Tuesday, July 31, 2012

教育是为了未来的工作?

看了《敢问路在何方》的资料与报告整理,
其内容针对马来西亚佛教教育现况稍作分析,
阐明其价值和社会地位,
也探讨大专生在这一环所能够扮演的角色。

在阅读第一章的时候,
有几个观点就已经激荡了我的思维。

什么是教育?
教育是能够孕育出有自觉性(也就是从所知中去发展能知),
以及拥有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的受教育者。
而传统的教育方式就是那种把教育当成工具,
用以当权者的所厘定的政策和想要的结果,
单向的由教育者把自身的经验强加在别人身上,
告诉受教育者他该做什么,
是一种驯服别人接受某种思维模式和概念的做法。

我们现在所处的环境亦是如此,
学习就是为了学成未来工作所需要的能力,
所有教育机构配合国家教育政策针对国家未来发展所需的人力资源,
策略性地决定我们新一代该学什么,
该知什么,
而不是依每个个体的能力和兴趣去开展不同的篇章,
每个人所谓的“所知”和“能知”的范畴被忽略。
也应国家需要怎么样的人,
拟订了各种知识性的教育政策,
而知识性其实就是让人将所学的背诵起来,
然后通过可测量性的考试来衡量受教育者学习后的行为改变。

以下是书里的例子:
如我们学校的道德教育就是这样定下的,
学生该知道有这样的道德价值,
所以就灌输这样的东西,
而学生很快能适应,
把道德价值和行为背了起来,
如果问说遇到盲人过马路该怎么样?
90%的人会回答扶他过马路,
这些都是惯性的标准答案,
是不经思维的。
或别人帮助我们以后该说谢谢等等,
那变成了一种空壳的模式,
可能会因没内在涵养而变得可有可无。

所有的学生不管长处是什么,
就是要用同一款教育模式套在每个人身上,
通过单方面主观模式定下的规格来让每个人跟随,
跟得上的就成为所谓的好学生,
跟不上并且不适应的就变成坏学生,
也被批判为没前途。

这让人的主观能动性不得已发挥。

现实中本来就需要不同的职业来维持整个社会的运作,
而现在变成好像只有医生,律师,工程师,老师等这些职业才是成功人士,
其它的都是附属品,
建筑工人被瞧不起,
修车工人被批评为读书不多的人才会做的职业,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教育实为何物?
非常值得大家去探讨。

2 comments:

  1. 我们的教育体系还停留在工业革命那个时候,还没被现代化。

    ReplyDelete
  2. 而那份资料是约十年前就有的@@

    ReplyDelete

LinkWithin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