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December 30, 2015

第一届私立全营 总心得报告

家乡有个活动,儿童佛学欢乐营,今年已办了第17届。我从第三届开始接触,那之后就没间断的以不同身份和形式回馈该活动。从工委,到咨询,再到讲师,在哪里成长了很多。但每一届儿营都有各种问题,每次回去帮忙到最后都还是会被别人标签说自己做得不好。进了大学后,有机会全面的学佛,深入学佛,这让我更有能力再奉献。还记得在行者培训营,和在连任大学佛学会理事时参与的传承营,体验到欢喜再做下一次,和现实因缘并无重复的心态,这些学习调整了每每出现的退心。刚结束的第17届儿营,再度让我五味杂成。工委的不足,任性,让常住道场的师兄起了烦恼心。每次营队结束后,工委们的成长,学员们的欢喜不舍,都让我心生欢喜。但活动结束后,道场师兄又来一句:”你这咨询是怎么当的“,又让我萌生退心。我问自己:什么让自己每年去帮忙?什么让我坚持了那么多年?因为那活动的价值,因为那活动没老师在带,因为我本来就不是为了让别人肯定自己的付出而回去帮忙的。心理再度找回平衡。

这事件后的小心得是,帮助别人的心,越单纯,越好。

带着这样的心,来到了私立全营,看到了工委们的人事问题,看到了道场师兄对工委们的严肃,提醒自己以单纯的心来帮助。自己能力可及可调的因缘,就尽量发表。

全营和私立全营,本质上是一样的,但形式可有所调整,但精神要捉紧。

第一次听常藻师父的讲课,非常赞叹师父的善巧。私立全营开办的概念源自于全营,全营的口碑和历史悠长,要从这成功的例子中改革很不容易。私立全营成立初期,为了私立大专的时间表,学习习惯等协调都让筹委对师父有许多要求,但师父都非常慈悲,百般配合,感恩师父。师父深入浅出的解释佛学内容,举例都有趣和恰到好处,让我受益良多。

营期间,带着BUCC的框框看待儿营,同时需扮演的角色是辅导员,尽力在这两个角色中提醒同伴自己看到的问题。但不知过程中有没有过度用力,如果自己身口意对别人有所伤害,在这里先求忏悔,愿对方远离心理的痛苦,精神的痛苦,愿清安法喜。

带小组时,尽力保持清楚的思维,带小组回到讨论的点,强调出各营员分享内容的优点和价值。每一个个体的人生经验,在和谐且大家彼此信任的情况下,真诚的分享出来时,那些内容可以让人经历别人的经历,并从中学习,很享受那过程。我们的小组,感觉上就是这么一回事。

看得出自己的带组同伴很努力想要帮助小组,我会适时放手让她尝试,虽然有时候感觉带得没什么方向,但大家都能体会到她的用心。总觉得,自己跟同伴仍需要多一些时间相处,沟通。

工委如果能提早安顿所有琐事,回到他们需扮演的另一个身份,营员,在这岗位上薰习佛法,调整自己的心态,那么就会更有心力处理问题。这一届的工委,有他们的因缘,大家也努力了,大家幸苦了。营结束后问问自己,为什么做?不惜减少温习功课的时间值得吗?希望大家可以找到自己的答案。

个人觉得这营的学习重点,或学员体会较深的部分是,问题的根本源自于“我”。而问题也并非直线的因缘关系下产生的。感觉这内容能启发大家,在日后看待问题时,能够有更清明的心,来观察它们升气的因缘,并能有效的处理和放下它。

营后找回自己了吗?继续找,不断找,接受仍找不到自己的自己,在这为起点,积极的创造因缘,提升自己的能力,努力迈向光明,美好的明天吧。共勉之。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LinkWithin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