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拿回了一份心得报告,
那是去年年尾参与一个谈关于《心经的智慧》的国大佛学营时,
在那营的最后一天写的。
现在回想起当时的情景,
印象较深刻的是那营最后一个晚上的无尽灯分享;
营里每一个学员都以单纯的心把自己的经历分享出来,
我就是被当时那和谐舒服的气氛感动的。
那心得的部分内容:
“自学佛以后常常去思维自身的状况和种种造成身心不自在的因缘,
看到自己的不足却又没有足够的心力去改善,
加上问题一直不断重复的时候,
会对自己失去信心,
带着这样的心情去面对种种的考验时,
情绪容易受到波动,
开始变得负面消极。
从心经理解到空无自性后,
知道一切皆空,
所有一切都是因缘和合而生,
所以没有真实的“不足”独立存在,
我们的这一个想法和状况也会随时空因缘迁流变化,
它不是永恒不变的。
发现到这点就可以看到事情的正面,
要努力去俱备更多让“不足”提升的助缘;
认清了自己现今的状况,
也就是造成这问题的主要因素,
接受那状况是自身的不足,
积极地在自己的状况上去调可以改变的因。
在已成事实的果报上消极是有损身心的,
要清楚知道一件事情的发生也是空的,
因为那件事并不独立存在,
它是过去的复杂因缘在不停改变的时空下让我们看到的现象,
只要其中因缘不俱足了,
它也是会改变的。”
这是当时的感触,
如果有了这样的心态面对人生,
应该没有什么事情是跨不过去的。
当看不到问题的发生其实需要看回内心的起心动念时,
就会觉得是外在的情况迫使自己掉入如此窘境,
以“我”的角度去诠释自己的立场的时候,
往往就会出现跟别人对立的情况,
容易发生冲突。
之前花较多的时间在省思自身的问题,
变得比较少去思考别人的部分,
有时会觉得别人自身的问题是他们自己需要去关注的,
变得不太体谅别人的处境,
这样的情况其实就是以自己的立场想象出来的。
变得不太体谅别人的处境,
这样的情况其实就是以自己的立场想象出来的。
因为给别人标签上自己想要的标准,
也因为自己也缺乏慈悲,
没有以同理心去面对,
去感觉别人的立场,
与了解对方看事情的角度与深度。
去感觉别人的立场,
与了解对方看事情的角度与深度。
人类互动中是不能只思考自己本身的问题的,
因为操作起来是相互依怙然后形成的不同关系;
所以也从来没有一个人的错,
尽管是性格多么不容易相处,
只要与对方互动时多一份用心,
那关系就没问题,
所以是互动中的关系而非独立存在个体须承担任何“难相处”的责任。
所以也从来没有一个人的错,
尽管是性格多么不容易相处,
只要与对方互动时多一份用心,
那关系就没问题,
所以是互动中的关系而非独立存在个体须承担任何“难相处”的责任。
现在尝试放慢脚步,
观察身边的每一位朋友和同伴,
发现到大家都有自己可以学习的地方,
他们在自己课业上的用心,
对于提升自己不足所付诸的努力,
自己自叹不如,
身边出现的每一个人都是自己学习的功课。
读了这篇文章,内心暖暖的。加油~~
ReplyDelete谢谢邦义,也祝福你顺利毕业,加油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