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December 21, 2014

儿营16

《儿营之歌》

每年期待 下次儿营的到来
心情忐忑 时间与精神的比赛
回忆往事 学习成长中明白
无常袭来 用心将逆境都推开

伴着你走 不教你怎么走
随分随力 让你活出意义
怕你走错 确保自己不错
时而放手 也让你自己走

一年一年过去的儿营
一步一步留下的痕迹
一次一次付出的泪滴
一点一点成长的回忆

天空阴晴不定 我站直脚
课务繁重压力 我坚定念
面对流言蜚语 我不怕累
独立承担任务 我不会哭

以上是这一届的感言吧,
其中包含了工委、爱心对营员的期许,
也包含咨询对工委爱心的盼望吧。

这次少了一分感动,多了一分担忧。
因为这营的工委圈子里,
有种做不好就会被训的氛围,
所以,营员部分也遭殃了。

观察大家带活动,开会,主持等,
经常注意到累,辛苦,不愿的脸庞。
心里是焦虑的,
想站出来说点什么,
另一念头告诉自己有时需要放手,
也许我的方式不一定是对的,
让不同的意见和想法能够萌芽。

最后的结果,
我认为,只要是如法的事,
我们可以尝试,不如法的事,
就要尽自己的力量更有善巧地去做调整。

努力了那么久,追求的是什么?
不是那一份名,也无利可图,
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这更可笑,因为如果真要显露自己的才华,
我会找更棒的舞台。

到底是什么让我留下来,每年过来?
这问题在一个工委当面指责我时,
让我想了很久很久。

最后我还是回来,
因为我的心告诉我,
做这事是对的。
挫折什么的又不是没经历过。
一件对自己来说,如同自己生命的价值,
仿佛是做如同活着一般的使命,
做它不需要太多理由。
欢喜在做下一次。
任何不舒服的地方,也仍然是自己未学会的功课。

祝福大家。

Friday, December 5, 2014

organizing my thoughts and feelings

I had a mix-up feeling during these few weeks. Firstly, I felt sad because I found out that my university is not producing counselor with neutral view on those LGBT minorities. As a helper, we can choose who to help, and we can always refer those client that we can't help to someone who are more capable to help. This is true, but then what I see from my coursemate is that, they were not even ready to had a second perspective about what LGBT is. I tried to help people with LGBT issue before, they were suffering, because they deny their own urge and identity,  because of the social value or religion belief that he or she beholding. Neuroscience proved that a homosexual person show no difference in their impluse pattern in brain with heterosexual person when both were looking at their own stimulation picture. Being who they are is not a choice for them, it comes out spontaneously from their overall cognition and physical reaction. If we assume them to be sick, and is a problem that need to be fixed, with that petspective, how can we help them? I'm not trying to impose my idea or thought to anyone, its just that when it come to this sensitive issues, I really hope that we as a helper can put away the religion cap first, and try to think like a nonbelivers, how to accept the way they are, at the first place, and then only figure out what can we do to help according to the client.

Secondly, I was so happy but at the same time feeling awkward when I went to my biological family gathering. However, the uneasy feeling decreases along the gathering process, especially when all of us shared our life problem and experiences, that help us to understand each other better. I feel strong family support there, and more connected to my youngest elder sister that were also been given out for adoption. In addition, the adoption process was not like what we normally perceived that is.

Thirdly, I often had a feeling of loneliness after I moved to a new place to stay. Plus, less motivation to do all my practicum stuff and project paper. Maybe I need some rest or get to do meditation more to make me focus on the things that I should do. Bless all who read this blog. Thanks for your time.

Monday, December 1, 2014

搬家了~

还记得刚开始来博大升学的时候,
没很积极地到处打听住处。
因为有个地方是可以住的,
虽然跟那间家的人不很熟悉,
但有个表弟也寄住在那边。
结果就在那边住了下来,
而且一住就住了一年多。
这是那家附近的一间店,
走路距离就能到的。
平时约十一点多开店,
这倒食物名称是“焖饭”,
非常美味。
里面放两种海鲜当配料,
鸡蛋和猪肉快。
本来RM5 一盘,
后来起价升了一块钱。
配上一杯milo冰。
RM2.10
一共RM7.10 ,
是非常值得的一份Brunch
这一餐可以让我精神百倍上课去。
 每次从家里走过去那家店,
一定会经过这阴凉的小径。
 这路直走到尽头就是我住的家啦。
右手边是小学,
每天早上七点就听到铃声,
小学生的声音。
 这是铁栅。
 这狗很热情的,
第一次跟它见面时就一直对我摇尾巴,
大家注意咯,
那狗后面就是火车铁路,
这是来这里住必须马上适应的部分,
一直有火车经过,
而且非常靠近,
那声音大家可以想象。
我大概花了两天时间适应吧,
习惯后就会把那些杂音忽略掉。
 这是从我房间窗口外拍。
 家前有种植几棵树。
这是我的窝啦,
上次有朋友来的时候,
看到时觉得像难民营。
哈哈。

现在不能住这边了,
因为这屋子再多几个月就会卖给学校,
成为学校的一部分。

感恩这地方让我安心向学。

Monday, November 24, 2014

Interstellar

这部戏带给我的启发很大。我们觉得大地能带给我们的一切,是那么的自然。我们不知道我们在剥削它的同时,这环境正一步一步地带我们去向怎么样的未来。也许哪一天会到来,然而届时,我们可能仍自大得只在乎自己物种的延续。为了人类的进步,我们赔上了许许多多的污染,破坏。

时间于我们而言,是延续不断,而且是不重复的。当我们在宇宙间穿梭,追逐光年的时候,那时间的逻辑变了。中国神话故事说,在天庭的一天等于凡间的几十年。我们如果相信神明是优越的存在,把这现象解释为神的权益,而不再去思考那一天等于几十年的科学性,那到很容易能接受。迷信跟理性,期间透露了我们人类大脑的思考捷径的问题。我们选择容易,不给脑部形成负担的解释。

提醒自己不能再拖延该做的事了,环保,升学,陪伴家人,等。活在当下,让自己内心平衡,让外在世界平衡,不让我们的自私,带给它更大的伤害。


Monday, November 17, 2014

第二度挑战马拉松

去年败北后,带着疼痛,即使寸步难行,还是陪朋友逛了槟岛,然后才回吉隆坡。那之后大概花了几天时间,肌肉拉伤,韧带拉伤等才慢慢复原。当时的经历,我曾用噩梦来形容,好像也说过明年不会再挑战那么长的距离。殊不知今年年头报名时,还是选择了跑全程马拉松。

报名后计划好的练习时间表,应该只完成了其中的四分之一吧。在准备不充分的状态下,跑了这一届的全程马拉松。

回头看回让自己决定做这些事的机缘。那是因为家人病逝,惊觉健康始终是会被耗尽的,而那也需要靠自身努力去补充。因此让自己多运动,为了身体健康而跑。跑着跑着,它渐渐成为习惯,然后也慢慢发现,那为了健康而跑的初衷,也少了驱使的力量,那可以我恒久持续跑步的推动力。

马拉松的出现刚好契合了我需要动力的机缘,所以勇敢的尝试了第一次全程马拉松。那之后,跑步多了一个愿,那就是完成赛事。第一次失败后,因缘中让我接触了两本关于超马的书,那重燃我的斗志,决定再挑战多一次。

这一次,与我同行的人有两位,一是我的前补习学生,另一位是我表弟。三个男人朝夕相处的这几天,不同背景,历练,经历,让我们对彼此都加深了了解,有好与不好,但我都不去批判,因为这是每个人在他自己生命的选择。整体上来说,过程是开心的。

对于槟城的印象,越来越深刻,我现在会对朋友介绍说,这真是一个适合安度晚年的地方。

住宿非费一天44,三个人挤进一间单人房。车子是我表弟的,我们共分汽油费和过路费,吃好料的钱也都平分。总的来说,过程很有收获,也跟自己的读大学时期的室友叙旧,很亲切很自然。




Tuesday, November 4, 2014

第一次阅金庸武侠小说

小时候,电视节目不多,网路不发达,若想多看戏剧,都会到电影卡带出租店去租借带子来看。那时候看的电视剧,大都以港剧和日本动漫为主。还记得当时有一部港剧没看完整,心理带有遗憾。最近因为电视首播了新版的《天龙八部》,因而勾起了我当时的回忆。这戏播出的时间,与自己工作和在外升学的时间相撞,所以没机会在每天播出一小时来了解那部戏的内容。由于最近刚换智行手机,发现电话许多应用程序都很不错。在翻找免费书籍下载时看到了金庸小说的阅读程序,当即下载并开始阅读了收录其中的《天龙八部》。

很多字看不懂,不会读,但心想趁此机会好好修复自己的中文水平,多认几个字。从九月头开始阅读到现在,断断续续的维持到了今天,才阅读完整。了解了故事内容,解了多年前的遗憾。同时对金庸心生佩服,总觉得这书的确是能媲美之前沉迷阅读的另一部书籍,《哈利波特》系列读物。

金庸的见识广博,对佛教的深入了解,在阅读他的书籍时自是展露无遗。这书出版已久,现在才有机会阅读,问题出在哪里?缘分未到?总觉得自己先前对许许多多人、事、物的一番见解,有好有坏,而自己的认知正是导致自己对外在事物起偏见,产生了喜恶感,因而错失了许多美好的因缘。

接下来有机会会多阅读更多元化的书籍,但目前需要多看些学术文章,好完成部分论文写作。

Friday, October 17, 2014

亲身体验群组辅导和艺术治疗

东亚地区的人普遍上较为保守,也经常把表达情绪视为懦弱的行为。因此,内心升起的任何情绪都需自己调适。但在现实中,有多少人真的能没经过训练就可以处理心理满满的情绪呢?若压抑过头,到最后演变成精神疾病就更难收拾了。而老一辈的人,处理精神疾病的方法就是去问神求卜。如果是严重到会自杀的,原本还有机会救回的生命,很多时候就因为那错误的观念而错失了。

佛教的观点认为人由意识作用和身理作用组合而成。即说明精神层面是非常重要的成分。而我们往往忽略它的严重性,导致悲剧一再发生。这也是我在升学这段时间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

这学期因为课程要求,身为实习辅导员的我们,需要亲身经历群组辅导,去体验它的功能和经历它如何帮助人。到昨天为止,我与另外四位同学参与了五次的群组辅导时段,也完成了基本所需进行的次数。我更清楚自己的方向,也跟一起参与群租组辅导的各位同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从中也加深了彼此间的情谊。这当然有赖于各方的配合,过程才能顺利进行。而那位带领我们的注册辅导员,也在最后两次辅导会见时,应我们要求,给我们进行了艺术治疗。自己觉得在哪过程有所学习,所以拿出来分享。以下是我整理情绪后,用图画图表达出来的心情。


这是第一张,图意大概是我想要奉献的心情,希望自己有源源不绝的燃料,可以从那施与受的过程中萃取。

过后应带领的辅导员要求,把自己想要升入探讨的部分标榜出来
会标榜这部分的原因是,因为自己在奉献的或称中,难免会有退心,所以那资粮很重要,所以自己决定要继续探讨那部分。

之后她再给我们多一点时间用图或文字来表达自己想探讨的部分。
这是我最后整理出来的结果。个人觉得从静坐中受益,所以往后的日子会继续练习,以达致内心平静。然后那从哪里获得源源不绝的力量,来完成一件件想做的事。图中画有家人,创新,环保,教育和旅行。愿自己能有像彩虹一样多姿多彩的一生。


Sunday, September 14, 2014

我看到你眼中的光

标题是一首歌的歌词。当我第一次听到此歌创作人的分享时,感觉词曲要表达的内容很贴切,很有共鸣。努力于青少年工作期间,这首歌经常在我脑海中盘旋,感觉到一个个无可限量的可能性近在眼前。

与一位活动同伴,学长,亦师亦友的朋友一起开办补习班近乎这一年来,接触到许多学生。我让他们一个个走进自己的生命里,也让自己好好地去关心和了解他们。大部分都还很爱玩,且不注重课业。认真于课业对他们来说还是不酷的事。我努力让她们看到为自己的人生努力是很棒的事,勤劳是很好的特质,考好成绩是耐力和兴趣的结晶,他们都具备无可限量的潜能。但,这努力不容易,还因此跟补习班的伙伴有过议论。自己努力过了,还会继续尝试,协助他们,也提升自己引导的能力。祝福自己,也祝福他们。

做自己认为符合价值,却不喜欢做的事,我会硬着头皮完成它;做不符合价值,却又不喜欢做的事,我会抱怨着完成。最近就是遇到了这样的状况,我还是尽力完成了。

接下来两个月,报名了一次半程马拉松,和全程马拉松,要更密集的锻炼身体了。加油!

Thursday, September 11, 2014

单纯的感动

现实的世界,残酷,可怕吗?
为了填满内心的欲望,你曾做过什么不好的事吗?
看了九把刀的新戏,对这些问题有了些体悟。

最后一次发自内心,与身边人侃侃而谈,是多久以前的事了。能够拿下防护的面具,赤裸裸的面对自己,那并不容易,更甭说是对别人倾述了。我想这戏所诠释的内容,及它所带起的共鸣,也是我们内心的渴望吧。

至亲的永远离别,无法偿还的空虚,都实实在在地让我们感受到无奈。生离死别是人类无法掌控的。遇上后,我们往往无助迷茫。而九把刀让这一切,有了漂亮且美丽的解释。

甜蜜的爱情故事,秤砣着凄美的爱情,还有老夫妻间难以启齿的爱意,三者的交替没有冲突,反而是非常和谐,唯美。

有空的话与身边人一同去观赏吧。很棒的电影。

Monday, August 25, 2014

体验无常

上个月看完的一本书,到今天才有空把阅读心得写下来。

书名为《我愿意陪伴你~点亮生命的九堂课》—— 史丹·高柏格
Lessons for the Living ~ Stories for Forgiveness, Gratitude, and Courage at the End of Life ——Stan Goldberg

这书作者的背景,吸引了我把它从书架上拿下来,买回家。

他是一位大学教授,在他事业到达巅峰期时,被诊断出患上了前列腺癌。他如何从身为社会精英的心理状态,调整成被标签为弱势却需要帮助的癌症病患;如何看待身理上的改变,从身体健康,到走几步路就喘得累;怎样在在有限的日子里,重新计划自己的人生等。

他选择了不一样的路,他去当临终关怀职工,去体验别人的死亡,去陪伴和学习人生的功课。陪伴着一位位没有奇迹,在等待死亡的病人,已经知道他们肯定会走上那一步,这样的陪伴,一点都不简单。他把陪伴过的病人,当成老师,每一位都在给他上课,他如何从中找到自己的人生。他把这样的经历和故事,一个个记录下来,写成这本书。

上个星期,我妈进院动一个心脏小手术。那需要把阻塞的微血管疏通,植入一个支撑器。在医院陪伴母亲的过程,庆幸那不是无法回头的等待,送进手术室后,知道他会平安的送出来。在外等待手术结束前的那段时间,心里仍还会胡思乱想,和感觉不安。当然,结果是令人满意的。

好好珍惜身边人


Monday, August 11, 2014

“有教无类”的审思

每个人都有喜恶之心,符合自己价值观、审美观的,我们会欢喜,而看不顺眼的则会产生厌恶。直接表达心里的情感被誉为是最对得起自己的事,这样才不违背自己的意愿。

在生活或职场中,不排斥讨厌的,不执著喜欢的,耐心的给予和付出,平等的对待。
在生活中能做到表示你对别人包容,在职场中能做到表示你的专业。

上述两则内容,没冲突,但会互相影响。一是我们的内在小孩,另一个是我们的超我,这中间的协调牵扯到情感上的需要和理智上的要求,要平衡不容易。

我觉得有教无类的人,他的胸襟是广阔的。他相信每个人都是独特的,而且具备无限潜能等待发掘,所以他可以在没有分别心的状况下,无私的付出。

我会努力往这方面学习。

人经过岁月的历练后,常会被“爱面子”这问题所困。
特别在别人阿谀奉承时,那种轻飘飘的感觉,让人逐渐变得得瑟。
那种自我优越感很可怕,它让人沉醉其中,也可能让人为了维持那状态而说谎。
这会让人迷失自我,最后变得是非不分,看不清事情的真相。

自己开始执教后,时时刻刻在检讨自己与学生的互动,审查其中的利与弊。
时间长了,开始可以从学生毕业后的动向来观察那后果。
那结果有的让人欣慰,有的让人担心,也有的让人伤心。
我尝试与其中让人担心,或伤心的学生保持联系,想依自己微博的力量,给他们一些正面的影响。
当然也清楚,自己只不过是他们生命中的其中一个过客,说要影响别人的人生是不实际的。
家庭背景、学习环境、社交圈子等各种外在因素都可能影响一个人;
一个人的正向性格,价值观等各种内在能力能帮助他熬过外在的挑战。
父母,老师们,培养好孩子们的人格吧!

Sunday, August 3, 2014

全国大专佛学研修班

依稀记得去年参与研修班时,在最后一天,无尽灯后的分享环节。主持该环节的人对在座的所有营员问了一个问题:“请问谁愿意承办下一届研修班?”

当时我做好心理准备要站出去。

其实那“准备”早在更早一届时就已经开始酝酿了,但当时有人比我抢先一步,站了出来,对在场的每一个人承诺他想承办下一届的研修班。

而这一次,换我了,我当时也承诺承办下一届的研修班。而前几天,我的承诺也完成了,研修班也圆满落幕了。营后感觉心情轻松,也欢喜在做下一次。跟师父讨论我们想继续承担下一届研修班的意愿,师父希望我们可以让其他人也有机会学习,所以建议我们找新人进来参与我们的筹委团。

以前还未参与过研修班时,总是听到学长们这样介绍这活动。他们会说,研修班是让想继续深入学佛的人参与的,营队形式跟全营差不多,但里面会学一些经典或论藏。研修二字,跟深入学佛就是我对研修班的印象,当时候都不敢恭维。

一直到前两年,开始工作,没那么多假期,所以不能参与全营继续学佛时,我选择了时间安排在学校假期的研修班。那一参,就让我喜欢上了它。我们对人对事时,总喜欢避开麻烦或困难的事。因此总觉得难的应该留给”高级人“去做。而事实上,越难的不是才应该要学习吗?因为那是自己不会,不熟悉的?

当时第一次参与研修班以后,我对它完全改观。那是个不错的体验和经历,一个很愉快,很棒的学习环境。在那么棒的环境底下,学习稍微有点深度的东西,心理完全没有压力,反而非常法喜,感觉上自己对学佛也越来越有信心。

这一次研修班虽以筹委和营员的身份在学习,但那不会对我造成任何心理负担。反而是很开心能够护持大家一起学佛。这一届是上《清净道论》,这论典乃南传佛教里面的重要论著,是个不容易理解的课题,但我就喜欢这种挑战。著论者博学多闻,读此书能让我们看到作者的用心。那部论的内容就不在这里分享了,以后有机会见面时可以聊聊。



Friday, July 4, 2014

“Agree with the disagreement”

从某人口中听到这句话时,我不以为意。认同在别人的不认同点上,于我而言,好像是为了圆场而说出来的场面话。是个达不成共识后,退而求其次的处事方法。但最近经历的一些事,让我回想起这一句话,也非常认同那句话的精神。

我认为一个人要接受别人的不同,很不容易。而那些不同的层面很广,有如国家,民族,语言,文化,宗教等,而在于这些层面之中,要接受与自己的信念相抵触的,会更困难。每个人也在自己长大的过程中,寻求肯定,也肯定自己。当自己越来越有成就时,自己认同的信念和见解也越来坚定。如果执着的心理在这时候介入,那不可动摇的信念就不允许别人来侵犯。我们可能还会想要控制别人来相信自己认为对的事,那会衍生出不同的后果。信念若被接受,可能会有好或不好的影响。信念若不被接受,则可能引起争执。如果是公事还好,大家可以为了共同利益,先把私人的想法放一边,但如果是朋友之间,或办活动的伙伴之间,如果存在歧见,即使为了和睦而口头上认同别人,那样相处还是不容易的。宽阔的胸襟不是每个人都有,要做到真正打从心底去接受彼此间存在的不同,那精神,就是我从那句话感受到的。

每个人都拥有独特一个思维模式和习惯,同时也基于自己的价值观,在看待事情时,总会有自己的观点。我们可以因为不同原因而集合在一起,在自己观点认同的前提下,朝同一个目标前进。


Tuesday, May 27, 2014

长者、学长或较有经验的人应该拥有教训人的特权?

前几个礼拜,到国大佛学会为他们的初级佛学班分享时,谈到了如题的个人经历和感触,现在想把它写下来。

长跑,除了锻炼了自己的意志外,其中也让我有时间自审。记得有一次,跑步的前一天,我跟母亲斗嘴了一番,还记得当时自己的情绪起伏很大。妈妈因为一件小事对我发脾气,而我却为了她因小事对我发脾气而发脾气。跑步时省思,问自己,为什么总是无法对母亲多包容一些,开始自问自答的进行了内心对话:

问:“为什么生气?”
答:“她不应该那么容易因小事发脾气”
问:“为什么不应该?”
答:“发脾气对身体一点都不好,血管容易硬化,她有高血压”
问:“那她应该用什么方式来回应?”
答:“怎样都好,但不是发脾气的方式;比如像幼儿教育,如果父母容易因犯错而迁怒,那么孩子犯错后都会害怕,因此而可能延伸出说谎等各种负面的性格”
问:“她能知道这些吗?”
答:“她就是从被打骂的环境下成长的,难道她看不出打骂并非最有效的教育方式吗?被打骂后问题就不会重犯吗?”
问:“如果你真是为母亲好,那么你发脾气能解决问题吗?她可以从中受益吗?”
答:“……对吖,不能吖,所以我自己也有这问题,而且也只会说别人,自己却也没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问:“你用了发脾气的方式来回应母亲的脾气,还一味要求对方要做好,自己却没实践,而且两人的性格没差,这样好吗?”
答:“……”
问:“所以你在为什么而生气?”
答:“为自己要求却又达不到的事情生气……”

可悲的人生,被情绪和无明影响着,伤害了自己和别人却还理直气壮地认为自己是对的。我们口业能带给别人的影响很大,可能只是一时之气说出来的话,都可能把别人的心伤到彻底。好好照顾自己的行为,话语和意念,不让其三做出能伤害别人的举动,被自己的私欲牵着走。

母亲生气是习惯,你生气是什么?也是一种习惯。让自己练习以心平气和的方式与她交流,这样以自己的身教比说的更有力量。加油!多放松!

长者、学长或较有经验的人应该拥有教训人的特权?
并没有这回事,你发脾气,那是你把自己没法控制的情绪,连带的把周围的人也一起拖下水,自己受苦,别人也受苦,还会结上恶缘。

最近双亲节,许多电视广告播放的内容,让我也想起爸爸来了。心里有些忧伤,但会好好的过下去的。

Friday, April 11, 2014

为需要做的事多找个理由

几年前开始的跑步习惯,在前一阵子,经常因为时间紧迫,或心力不足,一星期内跑的次数逐渐变少了。开始时,跑步的目的是为了让身体健康,也锻炼自己的毅力。如今,那两个原因对于我而言都缺乏了推动力。而跑了好几年也保持同样的距离和时间,没有多大的改变。去年,有位朋友提起要结伴去参加马拉松,这好像是我寻求已久的答案,一个更大的目标。我没考虑很多,直接报名,因为那是个让自己跑步更棒的理由,跑得更远,更久。

那之后我开始锻炼自己,跑步的次数和距离开始明显增加,但过了一段时间又淡了下来。一开始说要一起去跑马拉松的朋友一个接一个的放了鸽子。到最后自己也在缺乏锻炼的状态下,参与了该盛事,也已失败告终。

今年铁了心,想把未完成的事情做好它。又报了名,如今一有空就会跑步,不然就游泳锻炼身体。希望年尾能跑完全程。

很多时候,自己累了,心态不正面时,我们往往会把需要做的事当成负担,产生抗拒,也开始了拖延的状况。然而,只要再想一想,找个好的理由(或目标),然后开始以行动去进行。我在大学的功课一再拖延,懒惰开始去完成它。但前几天想起自己同组的同伴,希望可以帮助大家为那份功课取得好成绩,和让大家能有更多时间来准备年尾的考试,所以我开始动手完成多一份份的功课。

去年定下的目标,开始一半读书,一半做工的生活,也稍微替母亲帮补一些家用。今年都在进行中。虽然情况还未完全安顿,但相信自己可以适应的。

不为了赚钱而教,为了让那些年幼的心灵有踏实的知识基础,有憧憬的学习态度,有快乐的态度面对生活,有感恩的心来珍惜身边的人事物。我会不断努力,提醒自己不忘自己走教育这一行的初衷。

Tuesday, March 25, 2014

结局?

前几天,其中一个补习班停课了。带了将近一年,虽有不舍,但改变是必然的。补习地点在车程约二十公里的村庄。那村庄也是我妈的故乡,所以在周末时,每一次出发前都会先询问我妈是否要与我一同前往该地,因为她可以顺便旧地重游和探亲。自今年头以来,长期往返两地读书和教书,身体经常出现不调和的现象。尤其是声袋,经常疼痛发炎,痊愈了又复发。原因可能是需要在(周五、六、日)三天内教约十堂课的原因吧?也可能是自己没把作息调理好。

昨天看到脸书上到处有人写RIP,我和友人顿时担心MH370是不是有了什么不好的结果,马上上网查看某中国新闻电视台探个究竟。看到纳吉布在新闻发布会的说辞,也看了中国新闻里的评说内容后,才正式接受那消息。心理开始时有些抗拒,不想接受,觉得总是有些谜团未清,心理总还是怀抱着希望;但想想又觉得,心理总是有那最坏打算,这就是那最坏打算不是吗?

这不是结局,这是个开始。

警惕马来西亚政府对自己国家安全管理疏漏的重视和检讨。
事后应该会有更多检讨工作,避免这灾难重演。
如果真的无一幸免,我们要将他们的精神,实践在生活,让他们与我们共同努力的活下去。

Friday, February 28, 2014

教育不能用自我

近来较少整理满满的思绪,自觉颇为不妥。平时心理出现的思绪或内心对话,可能会有不理智的,比较偏袒自我的,或较为满足内在小孩的。如果不整理,遇到不同状况所升起的情绪就得不到抒发和合理的诠释。负面情绪的堆积,自己会慢慢地随波逐流,容易随外境而升起烦恼的状态。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刚开课,需要时间让自己从休假状态,适应现在一周赶往两地读书和教书的情况。

这个学期上了两星期的课,遇到了不同的讲师,有资深且严肃的,有身形庞大且知识和经验深厚的,有情绪化且讲话直接的,有高知名度且有些许自我的。看着他们的教育方式和态度,我也一直在审查自己方式和心态,也尽量去适应这些讲师的教学形式来学习。

上一段文字提到的第四位讲师,高知名度且有些许自我的哪一位。我觉得他在他的专业领域成就很高,所以讲课时,对于他的讲解方面也很有自信。如果有人提出疑问,他的反应会让别人觉得自己被看轻。可能他觉得提问者的资质不高,自己讲解完毕后对方还不明白。所以他回答的时候,又会从新把同一件事,用同样的方式解释多一遍,而那种解释其实就是别人不明白的原因,但如果再提问,他就带过也进入下一个课题,避免我们再继续发问。而很多时候,他可以在一些很容易明白的事项上说明很久。

自觉他的状况在自己教书时也会出现,因为这经历似曾相识,所以要注意这情况给人家的感觉是很不舒服,而且对学生学习帮助也不大。好好的检讨自己,把对方当作借镜来提升自己,同时也要尽量适应和在他的教导下把学习效益提升。

教书前备课,不能只是单方面的理解课程内容,而是要在学生的角度来理解,做准备。也就是把“我”所理解的先放一边,为“大家”能理解的做整理和解说。

Thursday, February 6, 2014

享受去做每件事

清晨一早,自然睡醒,也不赖床,可能是昨夜早睡的原故。换好运动衣,穿上跑步鞋,开始晨跑去了。

今天的天气,依然异常的冷。跑步时,空气中的冷风像能刺透骨头般把身体冰得麻麻的。我加快脚步,企图让胫骨热络起来。但喘气时,吸入的冷空气,让身体继续保持低温。

跑了两圈,约三公里多的路后,才有一滴汗滴下来,这样的天气,不禁让我感叹人类的自私,对环境无止境的夺取,对自然环境造成的伤害,现在开始影响到自己了。我跑步的地方,是在我家附近的新花园,刚建成,只有少数的人入住,所以空气仍然清新。我看到沥青路上,有许多热带雨蛙的尸体,在几个路口旁,看到一堆又一堆的垃圾。那些垃圾大部分是建筑工程后的残余物,还有一些是新家具包装材料。

这些思维在自己跑完第二圈以后就被打断了。心里一方觉得跑了两圈够了,可以回家了,另一方又觉得应该跑多一圈,凑足五公里,这是自己以前定下的目标。一方觉得想快点结束这一趟晨跑,赶紧回去休息,另一方觉得自己应该多锻炼,把之前因忙碌而缺乏锻炼的身体,练回来。这些思绪快速飘过,突然有一股熟悉感。自己总会被这些想偷懒的习惯影响,很多事情都希望赶快处理完。想快速昨晚功课,想快速跑完步,想快点完成某些事,那个急促的心理,总让我心理非常不安,很不舒服。

最后是另一个思绪赢了,我再跑多一圈。跑的时候,尽量让自己去享受那过程。希望自己能够喜欢自己做的每件事,去享受它。读书的时候努力成为好学生,教书的时候努力让学生喜欢学习,运动的时候享受身体的锻炼,身为孩子孝顺家人的时候也没有压力,做任何事都是愿意去做,欢喜去做的。

分享此文,盼与大家共勉之。

Tuesday, February 4, 2014

有没有那么一群人

有没有那么一群人,
和你在一起的时候,
大家都彼此信任,
能够安心地做回自己,
就是最原本的那个自己,
不需要伪装,
不需理会社会道德规范,
就是能让内在的小孩自由发挥的时候。

有没有那么一群人,
是你精神的依靠,
你最真实的想法永远能够向他们倾诉,
他们能同理你的苦与乐,
听你说后自然地跟着哭与笑,
大家彼此理解,
无需太多的解释,
他们就能很懂你。

有没有这么一群人,
需要时总是陪伴在你的身边,
相处时不需要言语,
就是默默的陪伴,
但冥冥之中就有一种默契,
一起决定任何事情,
一起去做一堆爱做的事,
大家有着相同的理念,
秉持着同样的价值观。

我的生活中所幸有这些人,
所以感觉不缺一个终生伴侣,
但我会继续寻找我的另一半,
完成母亲的期望,
成全社会的价值观。

Tuesday, January 21, 2014

对地方政府的温和请求

2007年,百乐县经历了一场蛮严重的水灾。当时,我住的地方,浸泡在水中,我和我妈被逼搬去亲戚家暂住。百乐县几乎像是被遗弃的荒岛,因为通往其它城市和地区的道路、火车都被水淹了。依稀记得当时还因为河流的水位高涨,制水又停电,有几天时间没报纸,当地居民要想办法到有井口的家庭借水。还好那灾害只维持了几天,水位就退了,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今年已经2017年了,地方政府做了什么?这几年,我和我妈每每到年尾都提心吊胆,我在外升学的时候,心都总在担心家里。我家处于低洼地区,但本来也没什么问题,因为屋后有着大片的沼泽地,而且过了马路后的另一端也都是沼泽地,对蓄水非常有效。自从我家后方的沼泽地被填土,发展建屋后,就经常发生闪电水灾了。那地填得比较高,然后也没建沟渠排水。我家附近的居民多年来多次向地方代表反应建沟渠,甚至那发展商,但都没下文。发展商把责任推给政府,政府又推给发展商。每次闪电水灾都对我们家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媒体记者来采访,我妈也多次上报,清理了无数次的淹水后的污垢,家具也多次被浸坏。

到了今天,我突然非常感叹这几年的遭遇,因为那多年来的诉求,到最后仍然只是被应酬,没被理会。我们几家合资聘请了神手,在我们屋后挖了一条沟,这才减低闪电水灾发生的机率。地方政府目前可见的防洪措施,就是把较会被水淹的路段,填土把路建高。请问那路旁的住宅区你们是如何看待他们的?我不知道你们还做了什么努力,但我眼见的问题仍然持续发生,发展商也继续建屋,新花园也会被水淹。

我看到的另一件事情是,县教育局没有预备金来聘请代课老师。学校的每一位老师都非常忙碌,如果有老师请产假,或去深造,那空缺如没代课老师顶替,就要由学校的其他老师来承担。特别是到年尾的时候,学校通常都不能从县教育局要求聘请代课老师,原因是他们说没钱了,年尾钱都用完了。所以学校被逼要自己私底下筹钱聘请老师来代课,这事还不能让他们知道,因为他们不允许私下聘请代课老师,听说是担心素质有问题。但说来也好笑,我之前当代课老师,持有大专文凭,但他们也只付我中六,有时中五文凭的薪水。

其实问题一大堆,我讲的只是冰山一角中的一枚雪花。你们到底做了什么?不是说要透明化吗?可以在每年年尾做份报告给人民知道吗?




Monday, January 20, 2014

安全用 平安用 回家的路

安全用 平安用 回家的路
不要左摇右晃 左摇右晃 左摇右晃

当我们在使用高速公路时 一路直通到尾
闷长的路累得想要打瞌睡
找休息站歇歇 也带上亲朋好友帮忙开车
精神奕奕回家团聚去

当我们在确定回家日期时 也安排时间
让车子维修确保能被使用
那就万无一失 起码把意外机率减到最低
踏实准备顺利回家去

只有把容忍实践在道路上 你我安全才会悄悄实现
只有把礼让使用在驾车上 我们大家才能平安如愿


安全用 平安用 回家的路
不要左摇右晃 左摇右晃 左摇右晃

当我们抵达路的交叉口时 交通灯转红
并不是要阻挡我们前进
而是换道通行 让别人也能够经过那路口
朝回家路安全行驶去

当我们紧急与时间赛跑时 身心变得紧绷
认为所有人都与自己为敌
记得不要这样 让别人的安全也收在心底
一起平安回家过年去

只有把容忍实践在道路上 你我安全才会悄悄实现
只有把礼让使用在驾车上 我们大家才能平安如愿

Saturday, January 4, 2014

《跑得过一切》或《Eat & Run》读后感

挑战马拉松失败后,心理仍然跃跃欲试,想再跑多一次。有了第一次的经验,觉得自己缺乏长跑的知识,所以一直想找机会深入了解一番。上个月在逛书展时,看到这本书,封面是作者在大峡谷跑步的画面,拿起来翻了几页,发现其内容,在每一个章节结束后都附有食谱,也有比赛期间的心情记录,所以不假思索地就把它买了下来。

上个星期翻开此书,读了前几页,发现书的一开始就在描述他已经是个各界看好的超级马拉松选手,正在面对着另一场困难的赛程。作者述说那过程他在四十几度的高温下,跑一百多英里的路程,心力交瘁。我看了不以为意,因为对他还不了解,也不清楚整个所以然来,突然就来这一出,觉得有点怪,心想那作者不吝啬述说自己的各种头衔,觉得对方有些许自负。但当我再往下看,作者开始描述他以前的生活,从小时候的原生家庭背景开始说起,我也慢慢地进入作者的世界。

超马跟普通马拉松的差别在于,那赛程的长度和困难度,有50英里(约80公里),一百英里(160公里)或更长的距离,对我而言,就是更困难的挑战。

记得曾有位朋友对我想参与马拉松比赛不以为意,他觉得为何要这样虐待自己,平常跑跑步,流流汗不就好了嘛?

平常生活,我们会在读书,活动,工作,家庭,人事等各方面有好与不好的遭遇;如果是不愉快的,甚至是让自己很伤心的事,当下如果没办法处理,就先回避,事后我们可以跟别人倾谈,寻找解决方案。如果遇到不能接受某些人事物的状况,我们可能遭遇到某程度上的精神折磨,而当我们走过那个阶段,自己也会有所成长。目前为止,让我精神方面有最大磨练的事情,就是我爸一夜间突然重度中风,陪伴他乘救护车入院,看着他断气,然后去买棺木,处理他的身后事等。除非遇到这些突变,我们才有机会去深刻体会人生的脆弱,不然我们总会活在舒适的环境中,仍然觉得觉得自己是个最不幸的人。

而我们的心智,精神的强度能到哪里,除非你遭遇过,不然你怎样也说不来。在跑马拉松那几个小时里面,当我们的体力透支,却毅然要完成赛事时,那精神的磨练是深刻的。

这书的作者,在跑步初期,只是很单纯的喜欢,加上跑步能让他暂且忘却生活上的困难,也加上身旁好友的鼓励,他开始参与超马赛。跑着跑着,开始变成想要赢得比赛和挑战自身的极限。到最后他参学佛教、道教等各种思想家的精神,想探讨所谓人类精神与肉体的极限和了解他在跑步时,偶尔会出现的身心放松,聚心于一境的感觉是怎么回事。

真的是一本不错的书,买本来看看吧。

紧张什么?

依稀记得,自己有一段时期,在与别人互动共事的时候,言语和行为时常会让人家感到不舒服。自己开始往内寻找内在平和的过程中,检视自己的行为和说过的话,再从别人对自己的回馈中才发现自己喜欢催促别人。我习惯催促自己和给自己压力,以迫使自己完成未完成的事。在与他人互动时,我也引用这样的方式,担心事情会被拖延。

回想小时候,我妈总是习惯赶着处理每一件事,匆匆做完所有事情后,才开始休息——这可能跟她小时候的家境贫困有关系。早上赶着去橡胶园割胶,赶着回家,赶着去和朋友聚会,一直到完成所有事情的时候,才躺在客厅休息;就算休息他也不会完全放松,而是半睡半醒的。所以只要有事情要处理,不管是厨房烧菜,收拾出远门的行李,打扫家务,上课,你可以想象到的任何事情,都会立刻进入紧急的状态。

这样的习惯,让我时时不断催促自己。如果自己懒惰,想忙里偷闲,那过程也不会好过,那拖延的过程就会充满内心责备,事情一天没处理好,内心都会不安。那种挂碍的心情,如果你觉得它是应该有的,而不去处理的话,那么久而久之,你会疲累,到最后开始对那事情产生排斥。

昨天在做考卷的时候(take home exam带回家的考卷),截至日期在一个礼拜后,还有充裕的时间慢慢完成它。但做的时候,就一直有那种不舒服的感觉,很想快点处理掉它,很排斥它。可能它占有我享乐的时间,让我觉得时间不够用。但理智上我们都知道,一件事情要做好,我们需要付出相当的心力去完成它。我深深吸入一口气,问了问自己,为什么不能享受这过程,既然它是自己需要做的,为什么不能为它付诸与更多的精力?是自己不好的习气,让自己不想提升?是走在不对的方向?是有很多负面情绪没处理?

学佛是什么?是念经?看佛书?参加密集课程?学佛是不让自己活在过去,活在未来,而是活在当下;珍惜呼吸间的那一刻,做当下那个角色该做的事。

我们紧张什么?为什么不能提早睡?早起,然后可以有充裕的时间做每一项事情?提早抵达约会地点,不让自己赶来赶去,让心里总是挂碍,不安?

我们紧张什么?可否有其他更好的方式生活?更自在?更投入?一起提升吧。

LinkWithin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